人体胆囊位置图 胆囊炎疼痛位置图
胆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如图所示:胆位于右季肋部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结合,下面游离由腹膜覆被,并与十二指肠上曲和结肠右曲相接触。胆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贮存、浓缩胆汁以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
人体胆囊位置图 胆囊炎疼痛位置图
人体胆囊位置图 胆囊炎疼痛位置图
扩展资料:
在消化期间,通过神经调节,使胆总管括约肌收缩,胆囊扩张,胆道内产生压力梯度。胆汁分泌压为2.933KPa(22毫米汞柱)。
胆总管静水压1.46KPa(11毫米汞柱),胆囊内压0.400~0。933KPa(3~7毫米汞柱)。肝胆汁因压力进入胆囊。胆汁储存主要发生在夜间空腹时,但括约肌的关闭不完全,仍有部分胆汁进入小肠。据,空腹时50%的胆汁进入胆囊。
胆囊容积约50毫升,它借助其浓缩功能,增加了胆汁的储存。通过吸收胆汁中的90%的水分,约可储存500毫升胆汁,将大部分胆汁酸池储存其中。研究表明,胆囊粘膜逆电化学梯度吸收氯化钠是钠泵的作用,继而产生渗透压力,吸收水分,由此使胆汁浓缩5~20倍。
参考资料来源:
肝胆在什么位置图
肝是人体中的腺体,也是的实质性器,肝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和上腹部。我国成年人的肝的重量,男性为1230-1450g,女性为1100-1300g,约占体重的1/40-1/50。在胎儿和新生儿,肝的体积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我国人肝长径、阔径为25X15cm。
扩展资料
大部分的肝疾病都会有黄疸的症状,这是由于肝无法继续将胆红素排出所以就在体内累积。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胆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人的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5肋,上部紧贴膈肌,与右肺和心相邻;下面与胃、十二指肠,结肠右曲相邻;后面接触右肾、肾上腺和食管贲门部,是人体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体重的1/50。
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成年人肝男性有1.4-1.8公斤,女性有1.2-1.4公斤。胎儿和新生儿的肝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
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胆,dǎn,从肉从詹。内器官之一。詹有不断说话义。胆,不断分泌胆汁。
胆,连肝之府也。白虎通曰。府者、为藏官府也。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仁者必有勇也。素问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位于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呈囊形,附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主要功能为贮存和胆汁,并参与饮食物的消化。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的下缘,附着在肝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50毫升,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面的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结石常嵌顿于此。
胆囊管长约2~4厘米,直径约0.3厘米,其内有螺旋式粘膜皱襞,有调节胆汁出入作用。胆囊管及其开口处变异较多,手术时常易损伤此处。
参考资料:
人体内位置图
人体内结构图如下:
人体的内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状腺、气管、上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静脉、下主动脉、胆囊、脾、胃、肾、胰、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膀胱、直肠、尿道。
内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但直接或间接与体外相通的器官总称,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四个系统。
扩展资料:
内的分类:
一、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
二、呼吸系统:是呼吸器官的总称,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在呼吸系统中,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分工,从鼻到各级支气管是负责传送气体,其中鼻腔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空气等作用,还能在发音时产生共鸣。
三、泌尿系统:由一组产生、输送、贮存、尿液的器官所组成的系统。
泌尿系统由1对肾、两条输尿管、1个膀胱和1条尿道组成。由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四、系统:
是繁殖后代,延续种族诸器官的总称。
系统的器官,男、女有别,但按其功能均由腺、管道和附属器官等组成。器官通过其各种活动、受精、妊娠等生理过程,达到繁衍后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如图:
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四个系统。按其形态结构,分为管腔和实质两大类。管腔都有管道与外界相通;实质主要是腺体,以导管开口于管腔的壁。从个体发生来看,消化系与呼吸系的大部分共同来源于内胚层;
呼吸器官是原始消化管上段向腹侧突出的另一管道。泌尿与器官来源于中胚层的尿嵴,经过演变,分化为功能不同的泌尿系和系,但在男性仍有一段共同的排出管,因此,有人将泌尿和两个系合称为尿系。
扩展资料人体在各种生理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身体在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中所需的原料,都是由食物供给的,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食物进入口腔,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并通过舌咽动作顺食道流到胃中。
在胃中停留3~5小时,与胃液充分混合,进行初步消化,并通过胃的运动将食糜推入小肠。入小肠后,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剩余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后被排出体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
胆在人体什么部位
胆位于右季肋部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结合,下面游离由腹膜覆被,并与十二指肠上曲和结肠右曲相接触。胆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贮存、浓缩胆汁以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
胆囊位于肝的下面紧邻,体表投影应该在右侧锁骨中线与右侧肋下缘交接部位,
如果有胆囊疾病时会表现为上面描述的部位有压痛症状,部分疼痛可能会向右肩部放射,可以结合当地医生做个超声检查看看是否正常。
胆囊位于,右侧,锁骨中线,与右肋缘的焦点。自己找到右侧锁骨,换一条线,和肋骨交点就是。
位于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胆呈囊形,附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胆囊在右上腹,肝的下缘,附着在肝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50毫升,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面的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结石常嵌顿于此。胆囊管长约2~4厘米,直径约0.3厘米,其内有螺旋式粘膜皱襞,有调节胆汁出入作用。胆囊管及其开口处变异较多,手术时常易损伤此处。
肝下面…的部位
人体内图
人体内结构图如下:
人体的内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状腺、气管、上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静脉、下主动脉、胆囊、脾、胃、肾、胰、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膀胱、直肠、尿道。
内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但直接或间接与体外相通的器官总称,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四个系统。
扩展资料:
内的分类:
一、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
二、呼吸系统:是呼吸器官的总称,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在呼吸系统中,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分工,从鼻到各级支气管是负责传送气体,其中鼻腔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空气等作用,还能在发音时产生共鸣。
三、泌尿系统:由一组产生、输送、贮存、尿液的器官所组成的系统。
泌尿系统由1对肾、两条输尿管、1个膀胱和1条尿道组成。由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四、系统:
是繁殖后代,延续种族诸器官的总称。
系统的器官,男、女有别,但按其功能均由腺、管道和附属器官等组成。器官通过其各种活动、受精、妊娠等生理过程,达到繁衍后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 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这是消化系统的完整。
这是呼吸系统的整体。
这是泌尿系统和系统的整体。
人体内结构图如下所示
人体内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四个系统,从上到下依次主要包括:甲状腺、气管、上主动脉、上腔静脉、心、肺、食道、隔肌、肝、下腔静脉、下主动脉、胆囊、脾、胃、肾、胰、小肠、大肠、输尿管、阑尾、膀胱、直肠、尿道。
扩展资料
人体内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
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器的参与,而一个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内之间的联系是很广泛的。它们之间既有结构上的联络,更有功能上的联系。
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以为全身的营养来源;但脾的运化,除了胃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气的疏泄、肺气的输布,心血的滋养,肾阳的温煦,胆亦参予其间。
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人体活动的整体性,使得各种生理功能更为和谐协调,这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
人体内图:
一、心:
1、心壁。包括: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2、心骨骼,包括:纤维三角2个(即:左、右纤维三角)、瓣环4个(即:肺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
3、心间隔,包括:房间隔、室间隔。
4、心的内腔,右心房包括:固有心房、腔静脉窦,右心室包括: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
左心房包括:左心耳、左心房窦,左心室包括: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流出道。
5、心的传导系,窦房结、房室结包括: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后结间束,房室束包括: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
扩展资料:
心的血管:
1、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包括: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包括:后室间支、左室后支。
2、心的静脉,心小静脉、心前静脉。
3、冠状窦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4、心包,纤维心包、浆膜心包、心包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器官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考虑你可以去百度搜寻人体内看看,建议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去医院详检较好。
胆在人体什么位置图
您好:
胆位于右季肋部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结合,下面游离由腹膜覆被,并与十二指肠上曲和结肠右曲相接触。胆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贮存、浓缩胆汁以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
在肝的下面,与胃之间。身体中线偏右侧,下面的肋条附近。
胆囊位于人体右上腹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界处。胆囊在肝的内下方,主要是储存肝内胆管形成的胆汁,胆汁在胆囊的收缩作用下,通过胆总管壶腹进入十二指肠,胆汁主要是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平时注意饮食规律,不按时就餐容易形成胆结石。
在肝的下面,与胃之间。身体中线偏右侧,下面的肋条附近。
肝下面
右边上腹部肋下位置,肝的下面与肝相连,所谓肝胆相照。
是在人的肝这里的,也就是肝的里周围附近。
胆是在人体哪个位置?
胆囊在人体肝下缘,位于右上腹,在人体右上腹的右锁骨中线和右肋弓的交界处,位置偏中。
从外表来看就是右腹上方,彩超中一般把胆囊标记为绿色,是一个梨形的器官,胆囊的下方有着人体中的肺部器官。其实来说是比较容易被找到的地方,而且胆囊不太大。
胆囊的作用
胆囊位于肝后方,它的主要作用是浓缩和储存胆汁,胆汁可以直接排入肠道参与消化功能。胆汁是用来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胆汁是用来吸收和分解脂肪的,当没有了胆囊之后,身体对脂肪的消化和分解能力会变。
以上内容参考:
胆在人体的位置具体在什么部位?
人体胆囊位于肝下缘和肝紧贴,胆囊归为胆道系统当中肝外胆道系统。胆道系统是传输肝内合成、分泌的胆汁进入到肠道的一种管道系统。胆囊悬挂在肝下,通过胆囊管和肝外胆管相连,形状类似梨形,大小通常是长8cm,宽3-5cm。胆囊位于右上腹肋骨下缘,如果出现了胆囊结石或胆囊炎引起胆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也是位于右上腹,如果此时患者用手按压于右侧肋缘下可以触摸到增大胆囊或有明显压痛,右侧肋缘下位置实际上就是胆囊在体表反映位置。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