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报告 食品行业情况
食品行业的现状是怎么样?发展趋势在哪里
什么是临期食品?前瞻网摘要: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功能食品行业发展综述:功能食品行业研究范围,行业发展历程以及行业现状;行业发展经济、技术、政策、需求环境分析;功能食品行业产业链分析;功能食"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品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未来趋势;功能饮料类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预测;功能食品类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部分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分析。
食品行业报告 食品行业情况
食品行业报告 食品行业情况
在经历非典之后,功能食品行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2003年之后,每年以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快速发展。国内功能食品的生产企业仍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第三代功能食品正在逐步上市。
随着功能食品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有效需求的不断扩大,国内的功能食品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的功能食品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功能食品行业中的翘楚!
详情可参考《2013-2017年功能食品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一份行业报告显示,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都是预制菜,消费者该接受吗?
临期食品必须配合高周转,一旦滞销,过了期就几乎全部损失掉了。消费者不接受,预制菜自己就能买,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吃廉价的菜,是图你餐厅是金子做的吗。
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部分餐厅八成以上的菜品都是预制菜。 预制菜主要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和即配食品,预制菜很有前景,但却并不好干
餐饮业的厨房是为了保证食物口味食材标准化,为了让大家吃上更好的菜。试想一下,每个餐馆自己进食材自己做菜,成本口味卫生更是无法保障的。
如果之情,那么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毕竟预制菜可能比如市面上一批原货值50万的临期巧克力,以3万、4万的价格就能拿下,最终再出售可能卖到十五万左右。还是比不上现做的菜好吃。
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报告作文
《2020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高达908.1亿美元。《2016-2021年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领航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由中咨领航资深专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撰写,主要依据2016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22156.4亿元,预测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7.8%。据此推算出2026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4.7万亿元。保守设每年零食行业有1%的库存沉淀计算,2021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估算为323亿元。。2026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估算为471亿元。、海关总署、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报告首先分析政策、经济等环境对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影响;接着从国内外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热点、市场规模把握行业整体现状;然后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供需、细分市场及时发现机会点和增长点;进一步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市场竞争、重点企业搜集竞争情报,进行竞争定位;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战略预判;而且综合了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制定投资战略规划。
《2016-2021年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领航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由中咨领航资深专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撰写,主要依据、海关总署、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报告首先分析政策、经济等环境对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影响;接着从国内外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热点、市场规模把握行业整体现状;然后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市场供需、细分市场及时发现机会点和增长点;进一步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市场竞争、重点企业搜集竞争情报,进行竞争定位;从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战略预判;而且综合了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制定投资战略规划。
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百亿,为何临期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食品工业从业人员达到2925万人,其中包括规模以上企业的员工以及其他非规模以上企业的员工。具体到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从业人数,由于缺乏数据,因此无法回答。本文核心数据:2006-2020年零食市场规模、2016-2020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测算
临期食品成年轻人新宠
2021年5月,据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日前,“临期食品成年轻人新宠”,引发了市场关注和网友热议。近年来,不少城市,特别是上海、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已经悄然兴起了许多“临期食品折扣中心”、“临期食品专卖店”。
“临期食品专卖店”成列的食品种类繁多,从传统的瓜子、花生、豆类制品到熟肉制品、干粉冲剂等。
临期食品和过期食品的区别
临期食品和过期食品有一定的区别。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2012年1月27日,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要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并单独出售,如超市的“临期食品专柜”。在已经颁布有一段时间的《反食品浪费法》别提出:食品经营者应当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做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但是,“临界期”具体到什么期限,才算定义中的“即将到达食品包装物上标明的保质日期”?
临期食品新旧处理方式——临期食品店铺的兴起
以往临期食品的处理方式为直接丢弃、免费试饮、放在原地特价销售等,但是都有相应缺点。而将临期食品放到专卖临期食品的平台/商超,好处在于品种丰富,商品集中,定价较为明确(按到期日分层次定价),专人定期处理过期商品,及时更新截止到期时间。
临期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驱动因素
1、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临期食品行业暂无大型上市公司,主要为一些新兴的、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的连锁店铺/APP。目前市场上已有十几家公司做临期食品特卖连锁:包括好特卖、好食期、大汇仓、Boom Boom Market、小象生活、食惠邦、禾其多等。它们在选址、选品、加盟(或直营)上各有不同,但整体商业模式类似。大部分低价超市不喜欢自称临期超市,而是用“尾货处理”的概念。
近年来,临期食品行业企业融资迅速。除已获得5轮融资的好食期以外,甩甩卖也在2018年获得了3500万元战略融资;2021年4月,以售卖临期商品为主的南京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愉悦资本领投;小程序善食者联盟在2017年获得了天使轮融资;折扣零售连锁店食惠邦也完成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惟一资本主导,其次是钟鼎。
2、行业潜在规模
我国临时食品行业潜在规模庞大。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曾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目前全国各省市对于“临期食品”的地方性管理规定,如《上海市食品品监督管理局等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浙江省食品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等,将“临期食品”的“临期”定义分类为两种: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和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40.36亿元增长到22156.4亿元,预测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
保守设每年零食行业有1%的库存沉淀计算,2020年临期商品的行业规模就已经达到约300亿元。
一直以来,临期食品都躲在大型商超的角落,由于品类单一,入不了年轻人的眼,消费群体通常是逛着免费班车的老年人。直到2020年,受影响,很多实体店没有营业,导致大量食品滞销。产业链上游囤货积压,处于下游的特卖零售却正好迎来一波发展商机。一般食品要经过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一般超市为了少承担风险,不会接受超过一半保质期的商品,这就造成了供应商的一种损失,而临期商品销售商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低价购买供应商的食品。
但是,临期食品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痛点,如货源不固定,商家是否篡改到期日期等安全隐患,不少顾客对此有一定的担忧。
临期食品行业发展前景
分析临期食品的大环境,首先分析我国的零食行业发展阶段。目前,零食行业已经走进了第四个发展阶段:
以简单补充饮食需求为核心的粗放经营“1.0版本”;居民健康生活理念崛起时代以改进产品品质为根基的“2.0版本”;考虑多元消费场景、融入文化休闲元素打造主题零食品牌“3.0版本”;以及贴合顾客物质消费、精神愉悦全方位需求,继而企业与客户彼此互动,共同实现自身价值的“4.0版本”新时代。
如果用四季来表述,零食行业已经走过了“春”的“需求大于供给的舒适区”,“夏”的“对产品品质的考验期”,“秋”的“对元素融合和消费需求把控的红利期”。目前,正是“冬季”,品牌同质化竞争的瓶颈期。而如何找寻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成为零食品牌关注的焦点。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零食行业处于贴合顾客物质消费、精神愉悦全方位需求,继而企业与客户彼此互动,共同实现自身价值的“4.0版本”新时代。其实临期食品行业作为零食行业中的子行业,也正处于这个阶段。企业通过降价的方式,将临期食品集中促销,有效避免了食品过期,也是一种贴合下沉市场顾客消费心理和需求的行为,创造了一种企业顾客双赢的局面。临期食品性价比高、到期日明确标注,虽然临期但未过期,其实使得客户以一种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了性价比较高心仪的零食,挑选食品的过程中带来一种愉悦之感。可以说,临期食品店铺的兴起,其实预示着我国零食行业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未来,临期食品专卖店或将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我国对临期食品的监管也将趋于严格。
更多行业资料敬请关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休闲食品行业消费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因为临期食品会做促销,要比平时便宜不少,而且买回去直接就吃掉了,既吃到了好东西还省了钱。
因为这些食品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而且比一些正常的日期的食品便宜很多,而且也是在保质期之内,所以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
因为临期食物特别的便宜,而且也并没有什么危害,所以说才会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因为临过期的商品跟之前的口味是不什么的,但是价格却了许多,一些人为了少一些钱,所以都会选择买一些快过期的
这些食品的价格特别低,花普通的钱能买好多样东西,而且这些临期食品也并没有过期,是不存在安全问题。
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667家,产值有多少,占GDP比重多少,相关就业人数多少?
3、行业驱动因素和痛点根据发布的数据[1],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667家,其中,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7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根据2022年2月份发布的数据[2], 2021年全国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因此,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产值约为6.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约5.5%左右。
综上所述,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产值约为6.3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5.5%,相关就业人数约为342.1万人。
注:这里提到的规模以上企业是指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根据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667家。根据2021年全国经济和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GDP总量为107.万亿元。
根据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产值为10.17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5%。相关就业人数统计数据较为复杂,因为食品产业从事的人员涉及到生产、销售、运输等不同领域,但可以预估该行业的就业人数应该在数百万人以上。
根据2021年全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667家。根据发布的数据,2021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为11.6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6%。而关于相关就业人数的数据,我无法直接查到,因为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就业,包括、、临时工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食品行业是我国就业人口较多的行业之一,其就业人数应该是相当可观的。
亲亲~十分感谢您的耐心等待,很荣幸为您解答,为您查询到:报告大厅网讯,食品的种类有很多,水果、蔬菜、海鲜、肉制品、水产品等。我国是食品生产大国,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93万亿元,以下是食品市场前景分析。
2018-2021年我国食品制造业经营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19598.8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17.4亿元,同比增长6.4%。2021年我国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达21268.1亿元,同比增长10%。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休闲食品而且要想运营好一家超市,最终不能靠拼低价,只能靠拼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根据食品市场前景分析统计,2020年休闲食品产业市场规模约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3%。2021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行业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食品市场前景分析指出,传统糖果品类在休闲食品中的市场份额占比,占比达到31.95%,排在之后的分别是烘培蛋糕、膨化食品、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饼干占比分别达20.51%、13.01%、9.51%、8.11%、7.83%。这六大细分品类占据了体闲零食超90%的市场份额。其他如蜜类制品、干果鱼系列、肉制食品、茶饮冲泡等细分品类仅占9.08%的市场份额。
从行业规模来看,2020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06.6亿元,较上年增加432亿元,同比增长7.48%,高出全部工业3.1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87.1亿元,较上年减少19.5亿元,同比下降0.31%。
截止2021年12月,我国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496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574家,亏损面19.96%,亏损面环比降低1.44个百分点。此外,1-12月食品行业亏损总额186.9亿元,累计增长50.6%。
目前,我国食品快速检测的投入规模约占食品检测总投入规模的30%,食品市场前景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国内食品快速检测市场规模分别为19.68亿元、29.77亿元,2017年至2022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5.24%,到2022年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市场规模为.7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食品行业在积极适应变化,在政策扩大内需等政策支持下,逐步走向规模化、化、产业链一体化。高速发展的线上平台成为食品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分销渠道,未来食品电商零售与线下零售结合将会继续助力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综合来看,食品的发展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好的食品大家都会一直想买,也有很多人会一直选择好的品牌一直买。
如果觉得我的解答还满意,请对我做出评价,在左下角进行评价哦。祝愿您一切顺利~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点击我的头像随时找我哦!!!
根据发布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61799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为3506亿元,同比增长8.3%。因此,可以初步估计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应该在70000亿元左右。
根据发布的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总量为100.83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包括食品工业)增加值为66.06万亿元。因此,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产值占GDP比重约为6.9%。
根据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为945.7万人。因此,可以初步估计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相关就业人数应该在1000万人左右。
根据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这是产值的一种评价指标,因此算作产值。此外,根据统计,2021年全国GDP总量约为106.59万亿元。将食品企业的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较,食品企业占GDP的比重约为9.67%。
至于食品企业的就业人数,根据《2022食品工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体就业人数约为4820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约为3000万人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并不是直接对应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就业人数,而是全行业就业人数,可能包含了一些小型企业。
根据2021年底发布的数据,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667家。然而,要回答您的问题,需要更具体的数据。以下是近年来食品工业的一些统计数据:
2020年,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13.1万亿元,同比增长3.9%。
2020年,食品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64万亿元,同比增长3.6%。
2020年,食品工业实现出货值6388亿美元,同比增长6.7%。
2020年,食品工业从业人员达到2925万人,同比增长1.5%。
由于您提供的问题只涉及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因此我们可以设以上数据中的大部分是由这些企业产生的。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以下: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产值约为13.1万亿元。
食品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因为缺乏完整数据而无法回答。但是,2020年的GDP总量为101.6万亿元,因此可以计算出食品工业产值占比大致为12.9%。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数据可能会有所变化。
根据2021年发布的数据,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37667家,产值约为9.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4%。相关就业人数不确定,因为这个数据不是由发布的。但是据食品工业协会统计,全国食品行业总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
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有 376673766737667 家,产值为 111 亿元,占GDP比重为 11+0.04=0.961538dfrac{1}{1+0.04}=0.9615381+0.041=0.961538。相关就业人数为 513513513 万人。
年入1500万,临期食品这门生意
上述临期食品大多属于包装零食,由于生鲜、蔬果之类的难以保存太长时间,也没有明确的保质期,所以“临期食品折扣中心”、“临期食品专卖店”中主要为各种包装零食,当然也包括了不少进口小零食。电商时代,得益于高效的连接,每个细分领域都有致富的机会。
可以问问导购员、电商仓库负责退货的,也可以打厂家电话,咨询当地商。关键看这个机会是否属于你。
今天说说临期商品这个生意。
南京人小王开了五家临期食品超市。
年收入超过1500万,利润可以维持在50%以上。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 “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明确了离保质期多久的食品被算临期。
比如保质期18个月的糖果、饼干等,保质期前40天为临界期。
保质期在12个月以下的方便面、牛奶等,在保质期前20天为食品临界期。
临期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
但因为快到保质期,商家一般都会减价处理。
商家们都希望把商品在临界期前卖出去。
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食品从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手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流通环节。
即使再有市场判断、营销、管理能力,总会有不少商品因为种种原因滞销。
这就出现了围绕临期食品的各种生意。
小王的临期食品生意
小王是误打误撞进入临期食品行业的。
他有一回口渴买水,无意中进入一家临期食品超市。
小王之前对这种快过期的食品抱有一定的成见。
但他发现这家超市人气很旺。
很多还是都市白领,一买就是一大袋。
这让他产生了兴趣,和超市老板攀谈起来。
作为一个曾经的电商从业者,小王因此对临期食品产生了兴趣。
小王以前以为只要中老年人才是临期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通过对这家超市的观察,小王发现早上以大爷大妈、宝妈为主,而中午和晚上以年轻的上班族为主。
年轻人在认识到临期食品的价值后,他们在这方面的消费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年人。
这从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可见一斑。
这个小组2020年9月才刚刚成立,已经吸引逾两万的临期食品爱好者。
了解到目标客群后,小王起初选择在大型工厂门口售卖临期食品。
因为大型工厂的量大,几分钟内就可以汇集起可观的,形成群体效应。
但每天只能卖两个小时,中午12到1点之间,下午5点到6点之间。
小王又找到一家菜市场,找了个相对稳定的摊位。
因为这个菜市场辐射了周围好几个小区,一天下来能产生1000到2000元的交易额。
菜市场的生意越来越好,小王又接着在社区中开了一家临期食品超市。
就这样一步一步,小王现在已经开了五家临期食品超市,年收入超1500万。
这个过程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需要不断学习摸索。
小王的超市一开始做的全部是临期食品。
后来发现不是每一款临期食品都可以卖出去。
一旦临期食品卖不出去,就会造成极大损耗。
所以现在小王的超市,主打几种爆款的临期食品,比例控制在所有商品的30%左右。
这些临期食品主要作为一种引流的工具。
同时小王还要装修上狠下功夫,走的是优衣库的简洁精致风。
舒适的购物环境,提升了顾客的购买体验。
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才有了小王的成功。
货源从哪儿里找?
如果是小商家进货,可以在网上搜索【临期】【临期食品】【临期货源】这些关键字。
一般可以找到一些批发商家,但一般拿货成本偏高,经常不能自由选货。
另外可以找找当地各大电商仓库和线下商超的供货商。
有些电商仓库会收到用户的退货,食品类的日期过了三分之一是不能重新入库的。
线下商超会把产品日期超过2/3的商品下架,然后让供货商把商品拉回自己的仓库。
供货商只能把货物从集货仓拉回自己的仓库。
但这样成本很高,所以一般供货商都会把这类商品就地便宜处理掉。
具体怎么找到这些供货商,没有统一标准的方法。
临期产品的利润和风险
有临期食品店主算过,毛利率在70%左右,如果除掉损耗、场地、人工、运输、仓库这些可以达到40%。
甚至经常有更高的利润。
临期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不错。
2019年,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556亿元。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20年将超过11000亿元。
粗略估算,如果按照5%的沉淀库存计算,临期食品市场超过800亿。
但也不能光看到利润和前景,还要考虑到背后的风险,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等各种问题。
这对从业者的资金和销售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随着越来越多竞争者进入临期食品行业,竞争也势必越来越激烈。
如果想赚取临期食品的高利润,先充分了解它的高风险。
先学习,积累一些经验和客户,再决定是否大笔投入。
创业者像小王一样,先从摆摊开始,一边赚钱,一边积累经验。
做好了再不断加大投入,升级成超市,做不好失败了损失也有限。
无论什么时候,赚钱的机会都有很多。
比起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个机会是否在你的能力圈,否则机会再多也没用。
疯狂的预制菜:吃一顿咸一天,2022年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至于就业人数方面,根据公开[3], 2021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共计从业人员342.1万人,同比增长0.7%。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大受欢迎,因为其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为使用预制菜的商家还节约了成本。在预制菜大受欢迎的趋势下,行业发展出了专业派、餐饮派、零售派与综合派四个派系,其中专业派为行业元老,其他派系则为新入局玩家,未来新入局玩家有望凭借自身原有优势抢占市场。
回头客越来越多,小王有意识地加了顾客的微信。同时,从行业形态来看,因为相对来看,To C订单分散、需求多元,且目前没有代表性企业,所以ToB相对来说为主流。
1、预制菜分类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加工程度的深浅程度可以分为即配食品、即烹食品、即热食品以及即食食品,具体情况如下: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便利性迎来迅速增长。以预制菜行业主要企业味知香为例,其主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肉禽类、水产类半成品菜的销售,收入占比均在97%以上。其中,肉禽类半成品菜的销售收入占比。2018-2020年,味知香的营业收入从45975.2万元增长到了61469.12万元,增长了约33.7%,可见预制菜的需求在2018-2020年期间逐年上升。
2、预制菜为商家节约成本
预制菜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为商家节约成本。以一份售价为20元的快餐为例,除了包材费用与平台各类费用外,使用预制菜的商家在食材成本上会较高,但是高出来的食材成本在人工成本与房屋租赁成本以及能源杂费上已经被抵消。
总体来看,同样售价为20元的快餐,使用预制菜的成本比直接购买食材低0.4元,使用预制菜的商家成本较低。
3、预制菜行业主要玩家
随着预制菜越来越受欢迎,众多资本嗅到商机纷纷入局,目前我国预制菜主要分为四类主要玩家,分别是专业派、餐饮派、零售派与综合派。其中专业派的代表企业有苏州好得睐等,这类玩家专攻预制菜,产品品类丰富,是当前预制菜行业的主力军;其他三类玩家则刚入局不久,但是未来根据自身原有优势也能在预制菜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例如盒马鲜生可以依靠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海底捞能够根据其在餐饮界的知名程度,三全能依靠其自身速冻食品优势等。
4、ToB形态为当前主流
从行业形态来看,据调查,预制菜企业to B和to C的比例在8:2,主要是因为相对To B来说,To C市场面对的用户需求更为多元、位置更为分散,且单笔订单金额小、购买频次高,盈利模型与to B显著不同,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有多元化的需求,企业要有重金投入的魄力,且目前市场格局尚未成型,没有代表性企业,也没有被广泛认可的成功模式。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速冻食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不是特别好,趋势有下降的可能。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因为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依据宏观经济、消费水平、预制菜企业数量与规模、网民关注度以及支持力度等维度,NCBD公布了《2021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榜单显示,我国预制菜产业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河南、河北、辽宁、浙江、安徽以及四川。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