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动物养殖基地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动物
梵净山在哪里呢
人口:约40万人梵净山在哪里梵净山不仅风光秀丽,还是胜地,“梵净”二字,即含佛家超凡脱俗之意。自明万历年间开始,建梵刹庙宇,凿朝山便道,成为与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遥遥相对应的名山。现在保护区内,保留着众多的寺庙遗址,生长着多种古老的珍稀树木,栖息着黔金丝猴等珍禽异兽。
梵净山动物养殖基地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动物
梵净山动物养殖基地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动物
梵净山动物养殖基地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动物
对于梵净山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它具体的位置可能有不少人还不清楚,它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杭瑞高速附近,是一座避暑名山和名山。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梵净山有三座山顶,从印江方向入,沿着棉絮岭看看万米睡佛,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梵净山门票多少钱
梵净山施行淡旺季门票,旺季(3月1日-11月30日)100元;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28)90元,梵净山生态旅游区东山门实行实名制购票,每日限售8000人,现仅开放日间游览,游客可通过”梵净山生态旅游区”微信公众号提前购票。
现在这个时候去梵净山旅游也非常的合适,因为正好可以去避暑,可去黑湾河瀑布群、太平河漂流尽情撒欢,不要出门要带上雨季,时常会有短暂的雷雨。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人口有多少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人口密度:204人/km2
梵净山景区大门3公里处,有一处寨沙侗寨,这里紧邻梵净山文化苑,是世界上的金佛。寨门、广场、钟鼓楼、农家乐、64栋二层吊脚楼都是该寨的典型建筑。整个寨子青山环抱,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犹如世外桃源。全县总人口42万,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土家族自称“毕滋卡”,有“土家赶年”、“六月六”、“土家女儿会”等民族节庆,有土家摆手舞、土家金钱竿、土家红棺葬等独特的民俗活动。
印江是全国的书法之乡。印江是全国的革命老区县之一,1934年元帅率领红三军在这片土地上(涵盖印江、沿河、德江等地)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的块红色根据地—黔东苏区,与红六军在印江木黄实现了伟大的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以农-动的神兵为班底,组建了黔东师。在这土地上,洒下了热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独特的地理与悠久的历史,赋予印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绿色的生态文化、悠久的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而使这里成了一个高品位的综合旅游区。这里有“书法之乡”、“圣地”、“土家族风情园”、“长号唢呐之乡”、“花灯之乡”、“傩戏之乡”、“生态休闲圣地”等众多美誉。
自然条件
印江有丰富的水资源,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20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总长223公里,年径流量达12.5亿立方米,县境内山峦叠嶂,河流落大,水能蕴藏极为丰富,达5.87万千瓦。有地下热水泉4处,露天泉井水163处,其中凯望矿泉水经检测属优质矿泉水。印江河清澈见底,一路缠缠绵绵穿城曲折而行,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将印江县城妆扮得分外妖娆。夜晚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印江属中亚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梵净山有生物种类2601种(动物801,植物1800种),其中有黔金丝猴、珙桐等一、二类保护动、植物。经济林木有茶叶、五倍子、吴萸、杜仲、黄柏等,其中梵净山贡茶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为宫廷贡品。现有梵净山绿茶基地1.3万亩,开发了梵净山贡茶、苦丁茶、梵净翠峰、雪峰、梵净翠芽等品牌的名茶。
矿产资源有金矿、灰绿岩、煤、硫铁矿、重晶石等,其中花岗石、大理石、玉带石产品蜚声全国。
文化之乡
印江人杰地灵,民族风情浓厚。世居着土家、苗、汉等民族,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家长号亢奋、激越,傩坛戏古朴、神秘,土家花灯洒脱、俚趣、苗家米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浓浓的民族风情会令您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印江有“书法之乡”的美誉。明清以来更是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额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其杰出代表之一。县民族陈列馆现藏王道行、周以湘、潘鸹臣、严寅亮、鄢师竹、魏经略、魏宇平、王峙苍印江“书法八大家”等的书法,无不显示着印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印江书法的源远流长。印江还哺育了委员、-、副、美籍太空博士吴学超等一批仁人志士。
风景旅游
东部梵净山气势磅礴,山势雄伟,坡陡谷深,群峰高耸,险峻神梵净山奇,飞瀑悬泻,溪流纵横,古树参天,山花遍地。明代奉万历诏令所立“敕赐碑”文记载:“有古佛道场曰梵净山者,天下众名岳之宗也”;1986的被确定为自然保护区、被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成员。梵净山“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由于古老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其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尤其是巍然屹立于群山之巅,恰似玉龙啸天,直指苍穹的“红云金顶”,斧神工、临崖高耸的“蘑菇奇石”,石叠千层、状如册籍的“万卷经书”,世界之最、惟妙惟肖的“万米睡佛”,玉笋高标、孤峰独特的“太子石”,薄如刀刃、形若蹈空的“薄刀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剪刀峡”,虬树交错、连理成荫的“黑巷子”以及如梦似幻、瞬息即逝的“梵净佛光”,赏心悦目、滤人心智的“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心旷神怡。
印江县城至梵净山沿途,还有神态安详、让人浮想联翩的“观音睡莲”,古色古香、令连忘返的“文昌古阁”,惊世骇俗、有“垮”之誉的岩口滑坡遗址,举世无双、被称作“紫薇”的古代孑遗树种“贵州紫薇”。从印江上梵净山旅游公路直达山顶棉絮岭,沿途道路平缓,视野开阔,风光旖旎。下车即能远眺主峰金顶,近看珙桐、铁杉;仰视峰林怪石,俯瞰林海云涛;静观佛光日出,行赏飞瀑流泉;能穿原始丛林,可觅历史陈迹;信步中探寻古刹遗址,休闲时浏览摩崖碑碣是历代香客朝山拜佛的传统线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印江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全县城乡用电与电网联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农户用电率达95%以上;城区12000吨自来水工程已投入使用;乡镇和农村集贸市场实现全部通公路,村通公路率达85%,17个乡镇有14个乡镇通油路,通油里程达234km,规划中的泉州至昆明高速公路将穿境而过。支柱产业建设已初见成效,已建成1.3万亩梵净山绿茶基地、3个初制茶叶加工厂、1个精制茶叶加工厂、3万亩中材基地、10万亩杨树基地、新建4万亩柑橘、梨、柚果品基地,烤烟年均种植5万亩,100万亩梵净山野菜基地、5万亩茶叶基地项目正在实施中,印江莱菌鹅养殖初具规模,可望在2~3年内达到100万只。
城镇建设
2006年的城镇建设经历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的过程,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城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专业规划、7个区域规划、城东民族风情街区规划、印江河两岸景观建设规划和木黄风景名胜区总规、15个村庄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等。二是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城镇建设的项目——行政会议中心建设,目前已付征地款800万元,征地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这个项目的建设将拉动整个城镇经济的大发展,一旦建成,县城区面积将比目前扩大三分之一。为了把行政中心与城区结合起来,正规划对城中村——中寨口村进行改造;开工建设了梵净山体育活动中心;城北旧城改造、南湖宾馆即将启动;圣墩路建设招投标已结束,已进入土地征用阶段;县城翻板坝工程和印江河两岸景观建设已正式开工,;恢复了日供水4000吨的马口洞供水工程,投资3000万元的幕龙引调水工程将于11月23日举行开工典礼。建立峨岭工业园区,通过在园区内发展加工业,增加县城人气指数。三是加强城镇管理,有效取缔了县城区营运三轮车,文明县城创建和“整治乱”专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印江县位列第285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印江县为2020年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印江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3月,印江县列入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
2018年2月,印江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民委命名印江县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单位。
2016年12月,印江县被命名为“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的环境保护与动物生态研究所
梵净山由于地质年代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境内群峰高耸,溪流潺潺,飞瀑宣泄,呈现奇印江,古称邛江。唐代初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思王县”、“思邛县”,明弘治七年改设“印江县”,1986年经批准,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传从“邛江”改为“印江”,是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地方-向呈报印江政况,一时没注意,把“邛”字认做“印”字,脱口而出。天子发话,金口玉言,于是历史写进了一个“印江”。秀景观。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环境保护与动物生态研究所围绕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科研工作。近期和中期先围绕以下已经达成意向的项目开展工作,丰富、完善及拓展现有工作。中长期工作规划则考虑学科建设和发展、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新出现的动物学相关问题开展研究。
梵净山怎么样
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其存有生物种类2601种,其中植物2000种,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1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植物总数的43%;动物801种,脊椎动物有382种,列入重点保护动物19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动物总数68%。梵净山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的景点。
梵净山风景区位于铜仁地区的西北部,处于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约567平方公里,景区具有独特的风光,也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
梵净山山青水绿,每两条山岭间就有一条溪流,人称“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11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发源于西部、北部的河流为乌江水系,梵净山即是这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梵净山保存了距今7000万年至200万年前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及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较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区。
梵净山地区历史源远流长,距今1千多年前唐代时期周边已有寺庙和简单的活动。到明万历初年(1573年)活动空前繁荣。梵净山又是全国的弥勒道场与道场五台山、道场峨眉山、12月13日-12月26日 08:00-11:00(最晚入园11:00);王道场九华山、观音道场普陀山等同为名山和道场。
梵净山区域有着众多的历史遗址和文物。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更为梵净山的旅游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金顶是山顶一座孤立突兀的石峰,净高达94米,顶部常年云雾缭绕,紫气升腾,每当日破云霞,彩云绚丽,山顶金黄一片,蔚为壮观,故称红云金顶。
镇国寺又名下荣殿,位于明初,后多次重修垮塌无存。1992年建并开光,殿内供有释迦佛和西域迎来的玉观音,前来朝拜的人们接踵摩肩。
一方岩石毅力崖边,高10余米,顶上一斗状石堆放在一根较细的石柱上,上大下小,形如蘑菇,因此得名。此石大有一触即倾之势,奇险异常,然而它却顶立地,稳稳站立若干万年。
蘑菇石是梵净山的精魂,是梵净山的象征。位于山顶部,整个山体层层叠叠,堆砌有序,势如卷帙浩繁的古代典册齐天堆放,气势巍峨,故称“万卷书”。传说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返回时,所乘白马穿云破雾,前踢触及梵净山,从马上落下一叠佛经化石而成。
金刀峡位于金顶正中处、深约90米,最狭窄处不足1米,仅能一人通过,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传说那是释迦佛和弥勒佛争金顶修道,玉皇大帝公平裁决,用金刀劈破故而得名。信奉的人们依据传说于左建释迦殿,右建弥勒殿。
太子石是一个奇特的景点,相传妃子九皇娘到梵净山修行,小太子见不到母亲,悄悄溜出皇宫历经艰难s险阻终于来到梵净山脚牛尾河边,太子仰望金顶,声声呼喊母亲,撕裂人心,催人泪下
梵净山生态环境良好,溪流遍布,人称“九十九溪”。溪水清澈,至上奔腾而下,多激流险滩,跌水瀑布。是游山戏水的好去处。
梵净山登山攻略梵净山登山游记
发展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市境内,是一座拥有数百年人文历史的风景区,高空看去双子塔一般的存在,令游客惊呼不已,这是何等的智慧和毅力才能铸就如此不平凡的工程杰作。
自从看过贵州梵净山的照片、视频及相关介绍,那座直插云霄的金顶就深深刻在脑海里。如此天空之城,没有理由不成为向往之地。
离开镇远古城,车行约三小时,我们便进入梵净山景区。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细雨,天气又冷,可依然挡不住人们游览的热情。山门前已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游客们身披五颜六色的雨衣,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抬眼望去,山谷间云雾缭绕,让梵净山平添一份神秘气息。山门两边的木牌告诉我们,这里是“教科文组织梵净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由“梵天净土”得名而来,主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自从2018年梵净山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声名大振,成为贵州省的热门景点。
进入山门,坐上景区接驳车,沿着小溪旁的蜿蜒公路向索道站进发,坐上缆车,短短十几分钟即达山腰。这里雨更大,天更冷。沿着防腐木修建的台阶拾级而上,两旁全是密密麻麻的树木。梵净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植物种类丰富,多达2000余种,其家保护植物就有31种。由于常年雨多晴少,一路所见树干树枝上都包裹着一层绿茸茸的苔藓。沿途见到一块块大石头上,同样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更神奇的是石上竟然长出一株株小树,树根长长地缠在一起,紧抱石头。正当我专注登山之时,却见前方一群人围在台阶旁的一棵树下,伸出手臂接近树枝。我走近一看,原来树枝间有三两只鸟儿在来回跳跃,有时鸟儿就在游人的手掌边。看来梵净山的小鸟已与人类成为了。说到小鸟,梵净山的动物多达801种,其家保护动物19种,难怪梵净山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
在风雨中,我一路向上攀登,终于_达一处巨石林立的山头,游客们聚集于此,纷纷拍照留念,全然不顾风大雨急。这些石峰形态各异,其中也是特色最鲜明的一块被称为“蘑菇石”,它上大下小,蘑菇头侧向一边,从观赏点看去,如同一个“7”字,蘑菇石是梵净山的标志之一。蘑菇石对面是一座巨大的石峰,平整的峰顶有一块石头,神似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老汉头像。蘑菇石与头像石峰之间形成一个谷口,此时,更加风急雨密,我赶紧躲入石峰下的九皇洞中。
稍事停留,我从九皇洞下山,沿一条小道向西走,不多远是拜佛台,这里同样风大雨急。折回沿科普长廊下山,是普渡广场,这里是登临红云金顶的起点,于是我鼓起勇气开始攀登,可路途之险、登顶之难完全出乎意料。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天梯,有几段完全是垂直的石阶,且又窄又滑,脚底每踩一级都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双手更要紧紧抓住两旁的铁链或铁杆。我心想,古代的登顶之人或许有飞天之功,而修凿登山天梯的先人,想必更有神仙之力。
人生总是如此,难以十全十美。幸运中会有遗憾,遗憾中也有收获。我想,晴空万里之时,若能登上红云金顶,想必会有一览众山小、山高我为峰的感觉。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遇上红云绕顶的梵净山开放时间景象。而我这次雨中登金顶,尽管横看无岭侧无峰,远近高低都相同,但身临其间,仿佛置身仙境,与这方神秘的梵天净土心心相印融为一体了。恰如前在镇远古城看到的那方摩崖石刻“乾坤入钓竿”,伫立于雨雾蒙蒙的梵净山之巅,我的眼里,依然觉得一览众山小。而我心中,仿佛融入了整座梵净山。
梵净山景点介绍
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产品原料采自梵净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茶园,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的特点,赢得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和消费者喜爱。2005年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是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历来盛产名茶。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代的印江县永义乡团龙村系朗西蛮夷长官司所辖,隶思州。深居梵净山间的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生的团龙茶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在1411年(明永乐九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21世纪初,永义乡团龙村仍有15世纪种植的老茶树30多棵,其中的一棵据专家考证是的、生长较好的茶树,被誉为“茶树王”。梵净山景点众多,其中比较的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红云金顶是一座垂直落达100米的山峰,有一座石桥连接,石桥下面是万丈深渊,山两头各建有一座寺庙,一边供奉释迦摩尼,一边供奉弥勒佛。因为四周常常有红云环绕,所以有着金顶红云之称。而蘑菇石则是贵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在云海处,已经在这里屹立了10亿年以上,看似一触即倾,其实怅然不动。
梵净山还是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的家,它们是最濒危、最珍贵的一种金丝猴。
梵净山四季皆美景,春天观山花烂漫,夏天戏飞瀑流泉,秋天赏漫山红叶,冬天游冰雪王国。无论何时,梵净山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贵州省梵净山在哪里
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八山一水一分田”,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位于县境东部的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是世界人与生物圈网成员,是名山之一,是的弥勒佛道场,是地球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自然保护区、“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世界自然遗产、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其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终于临近金顶,山峰一劈为二,抬头仰望只见狭窄的一线天,上有一座短小的拱桥相连。穿过一线天,沿台阶而上便是金顶了。顶上用围墙筑成了一个小小的天空之城,右侧山峰的前方建有一座精致小巧的释迦佛殿,殿内有一尊佛像,佛像前挂满红红的祈福绸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金顶,人们在此请一条红绸,祈愿全家平安健康。佛殿后方是一块巨石,层层叠叠,仿佛垒切而成。巨石旁竖着一根柱子,上面刻有“红云金顶,此处海拔2336,梵净山是巍巍武陵山脉峰”等字样,让登顶者平添自豪感。跨过短短的石拱桥,左侧山顶几乎与右侧一模一样,这里的建筑物叫弥勒殿,供奉的是未来佛弥勒菩萨。红云金顶两峰对峙,一桥相连,石与石相对,殿与殿并存,形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天空之城,令人惊叹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站在金顶栏杆旁向外望去,白茫茫一片,难以远眺,也无法俯瞰。不过也好,在朦胧中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色彩,也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梵净山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这里的开创于唐,鼎兴在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此外,梵净山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
3月1日-10月31日 07:00-18:00(最晚入园15:00);
11月1日-12月12日 08:00-15:00(最晚入园15:00);
12月27日-次年2月28日 08:00-15:00(最晚入园15:00);
景区东山门(江口)最迟入园时间为15:00,西山门(印江)最迟入园时间为13:00。
节日期间,入园时间可能会有调整,具体以景区公布为准。
梵净山动物有哪些
梵净山是我国第名山,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梵净山旅游是一次洗肺之旅,景区环境非常清幽,而且徒步爬山也是对意志的挑战,那梵净山在哪里呢?还有就是梵净山门票多少钱呢?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这些问题。梵净山有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黔金丝猴(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梵净山精灵”,“地球的独生子”现存约700只,仅分布在贵州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熊猴、猕猴、云豹、林麝、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鸳鸯、红腹角锥、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大鲵(世界上现存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等14种。梵净山是黔金丝猴的独一分布区。
由西线印江方向上梵净山途径此峡,距金顶有0米,峡宽仅容一人通过,峡口涧深万仞,目不见底,是一绝险之地,是观赏梵净山各美景的好地方。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梵净山有植物2000余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有华山之气势,泰山之宏伟,兔耳岭之奇石。
梵净山翠峰茶产自哪里
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梵净山翠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梵净山翠峰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梵净山翠峰茶产自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区.。梵净山方圆百平方公里,是地球同纬度上生物资源最丰富和保存得最完好的绿色宝库,被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之一,1986年被确定为自然保护区。印江县位于梵净山西麓,全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暖湿同季,雨热同期,县境内降雨丰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率在35%以下,常出现多云间晴或阴天天气,云雾多,光照柔和,多漫射光,既无高温热害,也无冻害严寒,这使得喜荫的茶树更能有效地利用蓝紫光和紫外线,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茶叶新稍积累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提高成品茶香气、滋味,增进茶叶内在质量。县境主要土壤种类为黄壤,黄棕壤,红壤和紫色土壤等,呈酸性,PH值均在4.5—6之间,具有印江合水镇蔡家坳一带蔡氏等姓纸民仍以为生的蔡伦造纸术,本身就是四大发明之一,早已吸引国内外人士的寻踪问迹,其文化含量之高,旅游参与性之强,地理位置之便,一经开发定可成为梵净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熟化性快,肥力适中,保水、保肥、透气等特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独特的自然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翠峰茶特有的品质。
印江县茶叶大面积规范种植发展开始于1987年,该县将茶产业列入“支柱产业”大力发展,2003年,利用退耕还林掀起发展0,使全县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再次掀起新一轮茶产业建设0,根据生态、气候、区域、茶叶品质和魅力、茶文化等优势因素决定实施名茶战略,全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建成了印江梵净山优质绿茶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市场、品牌、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到2010年,已经成为贵州省的茶叶主产县,有绿茶基地2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8.5万余亩,获有机认证茶园2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44800亩。全县种茶农户3.8万余户,生产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级龙头企业4家,获食品安全生产许可QS认证4家,具有出口经营权2家,获ISO9000体系认证1家,GAP认证1家;建有茶叶交易市场1个,茶青交易市场17个;5万吨茶叶精制加工厂建设全面启动;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0余吨,产值达到3.3余亿元。并开发有“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翠芽”、“梵净山贡茶”、“梵净山雪峰”、“梵净山佛光茶”等系列名优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即日起对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75号。.
保护范围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0《关于申请给予“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印府函[2004]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杨柳乡、缠溪镇、罗场乡、朗溪镇、合水镇、永义乡、木黄镇、新业乡、天堂镇、刀坝乡、杉树乡、板溪镇、沙子波镇、中坝乡、新寨乡、峨岭镇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