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奥数题目_三年级必考奥数题300道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五篇

【 #小学奥数# 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1935年,开始在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xx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三年级的奥数题目_三年级必考奥数题300道三年级的奥数题目_三年级必考奥数题300道


三年级的奥数题目_三年级必考奥数题300道


三年级的奥数题目_三年级必考奥数题300道


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由0、2、5、7、9写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能被5整除的数与最小数的是多少?

与解析: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是9750,能被5整除的最小四位数是2075,则是7675。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位数为0或5。组成一个新的数时,高位上的数越大,则该数越大,反之亦然。

2、在若干盒卡片,每盒中卡片数一样多。把这些卡片分给一些小朋友,如果只分一盒,每人均至少可得7张,但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现在把所有卡片都分完,每人都分到60张,而且还多出4张。问共有小朋友多少人?

与解析:

60/7=8……4,60/8=7……4,说明卡片的盒数是8盒,“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即如果我们在每盒中加5张(8盒共加40张),每人就可以得到88=64张,现在实际每人得到60张,即每人需要退出4张,其中要有4张是每人60张后多下来的,还有40张是我们一开始借来的要还出去,即要退出44张,44/4==11,说明有11人。

60/7=8……4,60/8=7……4,卡片有8盒,小朋友人数有(4+58)/4=11人。

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如果每千克卖1元2角,就要赔20元;如果每千克卖1元5角,就可以赚40元。现在想不赔也不赚,每千克苹果应该卖多少钱?

与解析:题中说的赔钱和赚钱都是和不赔也不赚来比较的。这一赔一赚就相了20+40=60元,也就是相了600角。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别呢?因为每千克苹果卖的价钱就相了15-12=3角。600角中包含着多少个3角,就说明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所以这批苹果有600÷3=200千克。这样再求在不赔也不赚的情况下,每千克苹果该卖多少钱就简单了。

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2×200+200)÷200=13角;

或者(15×200-400)÷200=13角,即1元3角。

答: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元3角。

2、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一批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18棵。学生有几人?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与解析:

根据题意,我们可知搬树苗的两种方案:

种方案:每人搬6棵,4棵;

第二种方案:每人搬8棵,18棵。

比较两种方案,每人多搬了8-6=2棵树苗,所需的树苗就从4棵变为18棵,结果相了18-4=14棵,每人多搬了2棵,多少人会多搬了14棵呢?根据这一对应关系,可以求出学生人数为:14÷2=7人,树苗的棵数为:6×7-4=38棵。

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有一根木料,打算锯成5段,每次锯下一小段用3分钟,全锯完用几分钟?

与解析:

5-1=4(次)

3×4=12(分钟)

答:共需要12分钟。

2、校门口摆一排串红,一共12盆,再在每2盆串红中间摆3盆菊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菊花?

与解析:

(1)12盆中间一共有多少个间隔?

12-1=11(个)

(2)一共摆多少盆菊花?

3×11=33(盆)

答:一共摆33盆菊花。

4.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小敏买了一本书和一包糖。买一本书用了3元6角,买糖用的钱数是买书所用钱数的5倍。她带去的50元钱还剩多少?

:500-36-36×5=284(角)=28元4角

2、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1元2角,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1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与解析:

此题的关键在于条件的转换,要么都转换成钢笔,要么都转换成圆珠笔。都转换成钢笔;买5支钢笔15角,买8支钢笔(12×8-6)90角,这是双亏:分是8-5=3支,总是90-15=75角,就是说多买3支,就多75角;这样就可求出1支钢笔多少钱;继而求出小明带了多少钱。

钢笔的价钱:[(12×8-6)-15]÷(8-5)=75÷3=25(角)

小明带的钱数:25×5-15=125-15=110(角)=11(元)

5.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1、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值为92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2、三块布共长220公尺,第二块布长是块的3倍,第三块布长是第二块的2倍,块布长多少公尺?

3、甲筐里有苹果30公斤,乙筐里有橘子若干公斤,如从乙筐里取出12公斤橘子,苹果就比橘子多10公斤,乙筐原有橘子多少公斤?

4、甲乙两船共载客623人,若甲船增加34人,乙船减少57人,这时两船乘客同样多,甲船原有乘客几人?

5、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子贵140元,买外衣和鞋子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子花多少钱?

6、两个数的和为36,为22,则较大的数为多少?

7、A、B、C三个数,A加B等于252,B加C等于197,C加A等于149,则C是多少?

8、买一支自动铅笔与一支钢笔共用10元,已知铅笔比钢笔便宜6元,那么买铅笔花多少元?

9、学校做扫除,张娟和陈芳一共擦玻璃31块,又知张娟比陈芳少擦9块,陈芳擦玻璃多少块?

10、一个两位数是质数(除1与本身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这样的数叫质数)由两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字之和是8,两个数字之是2,这个数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五篇】

【 #小学奥数#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米栽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1。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费叔叔买来三箱水果,总重100千克。其中前两箱重量相11千克,且前两箱的总重量是第三箱的3倍。请问:这三箱水果中最重的那箱重多少千克?

:43。

2、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总重量是93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的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那么甲、乙、丙各重多少千克?

:46,32,15。

3、四年级有3个班,如果把甲班的1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1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2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多几人?(☆☆☆)

:甲班比丙班人数多,多2名学生。

4、育才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一共有学生126人。如果一班比二班多4人,二班比三班多4人,那么这三个班分别有多少人?

:46,42,38。

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兄弟二人的年龄之和是25岁,四年后,哥哥比弟弟大5岁,今年哥哥岁,弟弟岁。

在这道题中,兄弟两人相5岁是不变的量,如果哥哥小5岁就和弟弟一样大,总数变为25-5=20(岁)相当于弟弟年龄的2倍,可以先求出弟弟的,相应再求哥哥的,或者弟弟大5岁就和哥哥相同,总数变为25+5=30(岁)相当于哥哥年龄的2倍,可以求出哥哥的,再求弟弟的。

25-5=20(岁)

20÷2=10(岁)

10+5=15(岁)

答:弟弟10岁,哥哥15岁。

2、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三年后甲比乙大4岁,今年甲岁,乙岁。

4÷(3-1)=2(岁)

2×3=6(岁)

答:甲今年6岁,乙今年2岁。

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4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8元,水果糖每千克11元,奶糖每千克17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钱?

解答: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即:什锦糖的总价:2×8+3×11+4×17=117(元),什锦糖的总千克数:2+3+4=9(千克)

什锦糖的单价:117÷9=13(元)。

4.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数论

把25拆成若干个正整数的和,使它们的`积。

解答:积37×22=8748为。

【小结】先从较小数形开始实验,发现其规律:

把6拆成3+3,其积为3×3=9;

把7拆成3+2+2,其积为3×2×2=12;

把8拆成3+3+2,其积为3×3×2=18;

把9拆成3+3+3,其积为3×3×3=27;

这就是说,要想分拆后的数的乘积,应尽可能多的出现3,而当某一自然数可表示为若干个3与1的和时,要取出一个3与1重合在一起再分拆成两个2之和,因此25可以拆成3+3+3+3+3+3+3+2+2,其积37×22=8748为。

2、抽屉问题

城市举行小学生数学竞赛,共20道题,有20分基础分,答对一题给3分,不答给1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若有1978人参加竞赛,问至少有人得分相同

【分析】20+3×20=80,20-1×20=0,所以若20道题全答对可得分80分,若全答错得分0分。由于每一道题都得奇数分或扣奇数分,20个奇数相加减所得结果为偶数,再加上20分基础分仍为偶数,所以每个人所得分值都为偶数。而0到80之间共41个偶数,所以一共有41种分值,即41个抽屉。1978÷41=48……10,所以至少有49人得分相同。

5.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

与解析:

D名次不是,但比B、C高,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C的名次不比B高,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两个数的和是2016,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这个0去掉,就正好等于另一个加数的两倍。这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与解析:这两个加数分别是:96和1920。因为把个加数个位上的"0"去掉,得到了第二个加数的2倍,所以,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20倍。把第二个加数看作"1倍数",第二个加数就是"20倍数",这两个数的和2016就是"1+20"倍的数。根据这个"量"与"倍"的对应关系,可先求出第二个加数。这两个加数分别是:2010/(1+20)=96,2016-96=1920

三年级奥数题100道。及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

乘除法中的速算

三年级乘除法中的速算(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乘除法中的速算(2)

三年级乘除法中的速算(3)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乘除法中的速算(3)

三年级奥数题:吨的认识、测量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1)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1)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3)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3)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4)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倍问题(4)

三年级奥数题:加减法的验算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加减法的验算

三年级奥数题:循环问题(1)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循环问题(1)

三年级奥数题:循环问题(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循环问题(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循环问题(3)

三年级奥数题:循环问题(3)

三年级奥数题:年月日问题(1)

三年级奥数题:年月日问题(1)

三年级奥数题:年月日问题(2)

三年级奥数题:年月日问题(2)

三年级奥数题:火柴棒问题

三年级奥数题:火柴棒问题

三年级奥数题:和倍数问题(1)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桥。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基本问题,和1127米,2270米,大数=(和+)/2,小数=(和-)/2。

解: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11270-2270)/2=4500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问题公式得出、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问题:和19千克,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三年级奥数题:和倍数问题(2)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的3倍,那么等于多少?

分析:被减数=减数+,所以,被减数和减数与的和就各自等于被减数、减数与的和的一半,即:

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2。因此,减数与的和= 120/2=60。这样就是基本的和倍问题了。小数=和/(倍数+1)

解:减数与的和=120/2=60,=60/(3+1)=15。

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分析:两个数的商是4,即大数是小数的4倍,因此,这是一个基本的倍问题。小数=/(倍数-1)。

解: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39/(4-1)=13。

3、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分析:姐姐做自然练习的时间是一定的,比妹妹做算术和英语的时间分别了48分和42分,说明妹妹做英语比做算术多用了48-42=6分钟,仍然是一个和问题。

解:妹妹做英语练习用时=(44+6)/2=25分钟。

三年级奥数题:和倍数问题(3)

1、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将它代换到三中,就是三个△加2个○等于60,而△+△+△=○+○,所以,△+△+△=○+○=60/2=30,△=10,○=15,□=20。

解:△+○+□=10+15+20=45。

2、用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车÷马=2,车是2倍;炮÷车=4,炮是车的4倍,是8倍;炮-马=56,炮比马大56。倍问题。

解:马=56/(8-1)=8,炮=56+8=64,车=82=16,车+马+炮=8+64+16=88。

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分析: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说明圆珠笔比练习本贵1角4分+8角=9角4分,那么,3支圆珠笔就要比三本练习本贵943=282分=2元8角2分,这样,就相当于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正好可以买11本练习本,所以,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282-80)/11=58分=5角8分。

解:圆珠笔-练习本=14+80=94分,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圆珠笔的售价=58+94=152分=1元5角2分。

三年级奥数题:和倍数问题(4)

1、甲、乙两位学生原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倍问题。

解: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

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间隔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1小方块,小强18时吃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说明在吃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间隔,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三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现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这样很简单的就求出了,即41×49=(4+1)×4×100+1×9=2009。

三年级奥数题: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棵。

【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封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按照三条边来考虑。因为156÷6=26(段),186÷6=31(段),234÷6=39(段),所以每边恰好分成了整数段,这样,从周长来讲,应栽树的棵数与段数相等。即共植树:26+31+39=96(棵)。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1)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

【详解】要求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1)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40÷5=8(公顷)

(2)需要多少小时?

72÷8=9(小时)

答:耕72公顷地需要9小时。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2)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500×6=9000(千克)

(2)可以烧多少天?

9000÷1000=9(天)

(3)可以多烧多少天?

9-6=3(天)。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3)

【试题】把7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如果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详解】

方法1:

(1)每本书多少毫米?

42÷7=6(毫米)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6×28=168(毫米)

方法2:

(1)28本书是7本书的多少倍?

28÷7=4

(2)28本书高多少毫米?

42×4=168(毫米)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4)

【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

【详解】

方法1:

(1)两个车间一天共装配多少台?

35+37=72(台)

(2)15天共可以装配多少台?

72×15=1080(台)

方法2:

(1)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

35×15=525(台)

(2)第二车间15天装配多少台?

37×15=555(台)

(3)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多少台?

555+525=1080(台)

答:15天两个车间一共可以装配1080台。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5)

【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义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补充不同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不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补充1:“照这样计算,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详解】

(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12÷3=4(块)

(2)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

4×9=36(块)

答:9个同学可以擦36块。

补充2:“照这样计算,要擦40块玻璃,需要几个同学?”

【详解】

(1)每个同学可以擦几块玻璃?

12÷3=4(块)

(2)擦40块需要几个同学?

40÷4=10(个)

答:擦40块玻璃需要10个同学。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6)

【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

【解析】

(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

25-5=20(次)

(2)小英5分拍多少次?

20×5=100(次)

(3)小华要几分拍100次?

100÷25=4(分)

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4分。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7)

【试题】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正好搬完这批书的一半。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几次才能搬完?

【解析】

(1)12次搬了多少本?

15×12=180(本)

搬了的与没搬的正好相等

(2)要几次才能把剩下的搬完?

180÷20=9(次)

答:还要9次才能搬完。

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

【 #小学奥数# 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

1、小明家有一个长方形篱笆,它的周长是84米,妈妈为了让它变得更美,决定在它的周围每隔1米放1盆花,妈妈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盆花?

与解析:在植树问题中,封闭型问题里面棵树=段数,因为周长有84米,所以一共有84÷1=84(段),所以有84盆花

2、去莉莉家玩,她为我们做水果沙拉,她把2千克香蕉,3千克苹果,4千克哈密瓜混合成什锦沙拉。已知香蕉每千克8元,苹果每千克11元,哈密瓜每千克17元。问:莉莉做的什锦沙拉每千克多少钱?

与解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沙拉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即:什锦沙拉的总价:2×8+3×11+4×17=117(元),什锦沙拉的总千克数:2+3+4=9(千克)

什锦沙拉的单价:117÷9=13(元)

3、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

与解析:方阵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个数就减少2个。知道最外面一层每边放14个,就可以求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个数。知道各层每边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各层总数。

解:最外边一层棋子个数:(14-1)×4=52(个)

第二层棋子个数:(14-2-1)×4=44(个)

第三层棋子个数:(14-2×2-1)×4=36(个)。

摆这个方阵共用棋子:52+44+36=132(个)

还可以这样想:中空方阵总个数=(每边个数一层数)×层数×4进行计算。

解:(14-3)×3×4=132(个)

答:摆这个方阵共需132个围棋子。

2.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

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米栽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1。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3.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

1、一张纸片,次将它撕成4片,以后每次在纸片中取一片,并将它撕成4片,这样撕10次,共有______片纸片。

2、□+□+□+□+□=30在上面的□中填上5个连续的自然数,使等式成立。

3、两个母亲给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些钱,一个给她女儿120元,一个给她女儿100元,当两个女儿计算她们的钱时,总共只有120元。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不是220元,却只有120元呢?答:

4、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求这个数。

5、两个整数之积为144,为10,求这两个数。

6、小明家的小狗喝水时间很规律,每隔5分钟喝一次水,次喝水的时间是8点整,当小狗第20次喝水时,时间是多少?

7、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1个馒头,恰好分完。问大和尚、小和尚各多少人?

8、一本小人书共100页,排版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排这本书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铅字?

9、一根粉笔有两个头,3跟半粉笔有几个头?

10、小马虎在做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3看成了5,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和是215,正确是()

4.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

1、甲、乙两个粮仓存粮320吨,后来从甲仓运出40吨,给乙仓运进20吨,这时甲仓存粮是乙仓的2倍,两个粮仓原来各存粮分别为_____吨和_____吨。

2、某校共有学生5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则男生_____人,女生_____人。

3、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2个排球,共用去了162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3元,每个足球元,每个排球_____元。

4、南京长江大桥比美国纽约大桥长4570米,纽约大桥比我国武汉长江大桥长530米。已知三座桥长10640米,这些桥长分别是_____米,_____米,_____米。

5、甲筐有梨400个,乙筐有梨240个,现在从两筐取出数目相等的梨,剩下梨的个数,甲筐恰好是乙筐的5倍,甲筐所剩的梨是_____个,乙筐所剩下的梨是_____个。

5.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有哪些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桥。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桥各长多少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的3倍,那么等于多少?

5、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三年级奥数题

1、(161-6-6-2)/3+6=55人

2、24/(3-1)-4=8岁

3、(121-1)40=4800米 4800(51-1)=96米

4、39/4=9.。。。。3 从红算起,第三刚好是绿,所以是绿。

5、48/2/(3+1)=6厘米

6、(20+6)2=52 (52+8)2+10=130米

7、男生:(2+2)2=8人 女生 8-2=6人

好了,没意思,自己慢慢玩去吧!

三年级奥数经典自测

班级: 姓名: 成绩:

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班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多少人?

2. 张洁比妈妈小24岁,4年以后妈年龄是张洁的3倍,今年张洁多少岁?

3. 靖宇大街上原有路灯121盏,相邻两盏路灯相距40米;为美化街道,将老路灯全部改换成新式路灯51盏,求相邻两盏新路灯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4. 小山是安乐街的交通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信号灯,他发现信号灯的变化情况是红、黄、绿、黄、红、黄,……,如果从红灯亮开始,当信号灯变化了39次时,是什么颜色的灯在亮?

5. 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3倍,周长是48厘米,求宽是多少?

6. 一根铁丝,次用去10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8米,第三次用去余下的一半还多6米,这时还剩下20米,问原来这根铁丝有多长?

7. 三年级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中,男同学获奖的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比男同学获奖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几人获奖?

8. 两个数相除商是3,余数是10,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143。求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多少?

9. 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球,白的和红的合在一起有16个,红的比黑的多7个,黑的比白的多5个。三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个?

10. 妈妈到哈安市场给小海买本,5角和8角的练习本共买了20本,共用去13元钱,妈妈买回来5角、8角的练习本各有多少本?

11. 小红和小亮住在同一个大楼,小红家住5楼,回家要上96个台阶,小亮回家要上144个台阶,问小亮家住几楼?

12. 三年级组同学参加“六一”节团体表演,每横排人数同样多,每竖排人数也同样多。小微的位置是从左数第10人,从右数第8人,从前数第9人,从后数是第7人。参加表演的同学有多少人?

13. 的陈老师在给小朋友分饼干,每人分3块,要多出5块;如果每人分4块,还缺8块,有小朋友多少名?饼干有多少块?

14. 甲、乙两个油罐,如果每分钟放油5千克,甲罐52分钟把油放尽, 乙罐36分钟把油放完。如果从甲罐向乙罐注油,需要过多少分钟两罐油相等?

智力小迷宫

巧分围棋子

现在要把99只围棋子分装在大、小不同的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可装12只,每个小盒子可装5只,这样恰好装完。那么大盒子、小盒子各用了多少个?小朋友。你是怎么装的呢?仔细的分一分,是的吗?

建议你买裘宗沪老师的书,很多适合小学生做的趣味的数学题

太多了,没时间做!!

三年级奥数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 #小学奥数# 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1935年,开始在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xx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小明家有一个长方形篱笆,它的周长是84米,妈妈为了让它变得更美,决定在它的周围每隔1米放1盆花,妈妈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盆花?

与解析:在植树问题中,封闭型问题里面棵树=段数,因为周长有84米,所以一共有84÷1=84(段),所以有84盆花

2、去莉莉家玩,她为我们做水果沙拉,她把2千克香蕉,3千克苹果,4千克哈密瓜混合成什锦沙拉。已知香蕉每千克8元,苹果每千克11元,哈密瓜每千克17元。问:莉莉做的什锦沙拉每千克多少钱?

与解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沙拉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即:什锦沙拉的总价:2×8+3×11+4×17=117(元),什锦沙拉的总千克数:2+3+4=9(千克)

什锦沙拉的单价:117÷9=13(元)

2.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1袋糖和3袋盐放在一起称共重900克,5袋盐和1袋糖放在一起称共重1300克。一袋盐重多少克?一袋糖重多少克?

2、老师把1~64号拼音卡片依次发给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那么第39张卡片应该发给谁?

1、5袋盐1袋糖-3袋盐1袋糖=2袋盐

1300-900=400克

400÷2=200克

200×3=600克

900-600=300克

答:一袋盐重200克,一袋糖重300克

2、每4张卡片看成一组:39÷4=9组……3张

余数是3,所以第39张发给丙。

3.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4.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75,3,74,3,73,3,(),()。

:72,3。

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1,4,5,4,9,4,(),()。

奇数项构成数列1,5,9……,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偶数项都是4,所以应填13,4

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3,2,6,2,12,2,(),()。

24,2。

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76,2,75,3,74,4,(),()。

: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73,5。

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2,3,4,5,8,7,(),()。

: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

5.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1)=7470米。

2、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2+20]×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3、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4、甲在加工一批零件,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5、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6.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

1、一桶水,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裤子:(185-5)÷(2+1)=60(元);

上衣:60×2+5=125(元)。

版权声明: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 删除